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统计分析

党的十八大以来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

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,是茂名市砥砺前行、奋发图强的五年。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牢牢把握振兴发展核心要务,认真落实省振兴粤东西北决策部署,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,只争朝夕、主动作为,着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。

一、经济发展运行稳健,综合实力显著提高

党的十八大以来,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市委、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,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全力贯彻落实“一体两翼三大抓手”发展思路,全面实施“三个做大”发展战略,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。2013-2016年,全市经济年均增长9.6%,比全省高1.7个百分点,比全国高2.4个百分点,在新常态下持续运行稳健。

(一)经济总量上新台阶

2013年突破2000亿元,2016年突破2500亿元,达2636.74亿元,是2012年的1.4倍,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7位,从2001年起,总量连续十六年居粤东西北首位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35.94亿元,第二产业增加值1058.68亿元,第三产业增加值1142.12亿元,分别是2012年的1.3、1.4和1.4倍。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2344元(5124美元)提高到2016年的43211元(6505美元)。

 

(二)财政实力明显提升

2016年,来源于茂名市县的财政总收入由2012年的353.80亿元增加到487.15亿元,年均增长8.3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78.12亿元增加到121.42亿元,年均增长11.7%。

(三)物价水平保持稳定

2013-201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分别增长2.1%、3.0%、1.3%、2.5%,涨幅均在3.0%以内,且保持相对稳定,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。

二、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,三次产业更趋协调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始终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,坚持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相结合,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。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8.0∶39.9∶42.1调整为2016年的16.5∶40.2∶43.3,一产比重下降1.5个百分点,二产比重提高0.3个百分点,三产比重提高1.2个百分点,“三二一”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。

(一)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

全市经济作物、水产、果蔬等特色产业持续壮大,2016年全市水产品产量87.85万吨,水果产量326.46万吨,蔬菜产量291.63万吨,糖蔗产量34.84万吨,分别比2012年增长4.5%、24.9%、20.3%和23.2%。大力推进农产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绿色化生产,建立起“公司+农户+产品+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的经营模式,培育地方主导产业,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,目前,全市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,分别是信宜怀乡鸡、高州香蕉、高州荔枝、高州龙眼、化橘红、化州橘红和水东芥菜,占全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40件的17.5%,排名全省第2位。

(二)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

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498.05 亿元提高到857.82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年均增长12.3%。地方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.2%,比2012年提高13.5个百分点。全市名录库工业企业由2012年的675家发展到978家,增加303家。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行业企业数58家,实现产值100.47亿元,实现增加值26.59亿元,是2012年的1.76倍;全市共有战略性新兴企业55家,累计实现产值235.71亿元;重点企业发展壮大,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工业企业554家,比2012年增加403家。

 

(三)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

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13-2016年均增长10.2%,高于GDP平均增长水平0.6个百分点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7.4%,超过二产贡献率3.6个百分点,比2012年提高14.3个百分点。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,新兴服务行业不断壮大。2016年,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31.1%提高到48.8%,提高17.7个百分点。

三、投资规模较快增长,项目攻坚拉动有力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市坚持以项目扩投资、增后劲、促发展。五年累计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617个,完成投资998.5亿元,茂名石化炼油改扩建工程、茂名热电厂“上大压小”扩建工程、德国巴斯夫异壬醇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。2016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12年的427.37亿元增加到1262.76亿元,总量从全省倒数跃升至粤东西北前列,年均增长31.1%。完成工业投资724.34亿元,是2012年的3.3倍,基础设施投资295.03亿元,是2012年的2.8倍。

 

(一)交通邮电事业迅猛发展

十八大以来是我市多年来交通投入最多、发展最快、项目最集中的时期。包茂高速茂名段建成通车,汕湛高速茂名段进入路面施工阶段,云茂高速先行段开工建设,沈海高速鳌头出口开通,深茂铁路茂名段进入铺轨阶段。博贺疏港铁路进入勘察设计招标阶段。先后建成茂名港大道、茂东快线、茂化快线、包茂大道、市民大道二期等项目。改造完成G207、G325及S280、S370等15条国省道。西部快线、潘州大道、工业大道南、市民大道三期开工建设。2016年,全市公路总里程17966公里,比2012年增加3323公里,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12年的86公里增加到213公里,净增127公里。2016年全市客运量、货运量、港口吞吐量分别为6150万人、14597万吨、2560万吨,年均增长9.6%、5.2%、2.0%。2016年,全市邮政业务总量由2012年的48.46亿元发展到145.31亿元,年均增长28.3%。

(二)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

2016年全市房地产投资109.84亿元,比2012年增长48.5%,占投资比重8.7%,保持在合理区间;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596.97万平方米,比2012年增加74.8%;2013-2016年均商品房销售面积295万平方米,我市房地产销售主要以刚需为主,保持健康发展态势。

(三)城市扩容提质见成效

打造粤西组团式中心城市,不断拉大城市框架。北组团完成20多条主干道路及街坊路“黑底化”工程, 2016年,全市市区建成区面积128.32平方公里,比2012年扩大25.6平方公里,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.46平方米,比2012年增长33.4%。全市城镇化率40.80%,比2012年提高3.37个百分点,年均提高0.84个百分点。

四、内需拉动不断增强,企业效益不断提高

十八大以来,通过“走、听、看、想、比”等措施,我市加强民营企业培育,培育壮大地方企业,提升企业效益,不断增强区域内需拉动力。培育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,粤西农批、亿丰家私广场、大型城市综合体等相继落地,商品市场稳步发展,形成业态丰富、功能完善、特色鲜明的商业服务体系。

(一)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增长

201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.88亿元,是2012年的1.5倍,年均增长10.3%。实现批发零售业销售总额2810.18亿元,比2012年增长74.8%,;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146.75亿元,比2012年增长17.4%。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, 2016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5.77亿美元,比2012年增长51.6%,其中出口总额11.34亿美元,比2012年增长80.3%。

 

(二)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发展

培育壮大地方企业,特别是民营企业保持较快发展,成为我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。2016年,茂名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728.37亿元,占GDP比重达65.5%,2013-2016年年均增长11.8%,比GDP快2.2个百分点,保持较快增长;民营单位个数19.39万个,比2012年增长45.7%,实现税金169.07亿元,是2012年的1.8倍。

(三)企业效益不断提高

党的十八大以来,茂名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均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。2016年,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6.77亿元,是2012年3倍;成本费用利润率13.31%,排全省第1位,比2012年提高7.11个百分点;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利润总额27.41亿元,是2012年5.3倍。

五、人民生活获得新改善,民生福祉大幅提升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突出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,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。

(一)劳动就业规模平稳扩大

2016年,全市从业人员由2012年的278.30万人增加到282.52万人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,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,2016年,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由2012年的38.32万人增加到46.46万人,增长21.2%,年均增长4.9%,占就业总量比重由13.8%提升到16.4%。

(二)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

2016年,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1741元增加到18403元,增长56.7%,年均增长11.9%。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5975元增加到23323元,增长46.0%,年均增长9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455元增加到14520元,增长53.6%,年均增长11.3%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012年末的984.00亿元增加到1532.81亿元,增长55.8%,年均增长11.7%。

 

 

(三)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

2016年末,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(含离退休)人数由2012年的82.80万人增加到105.01万人,参加城乡(镇)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由2012年的619.50万人增加到629.12万人,参加工伤保险人数由2012年的31.30万人增加到34.36万人,参加生育保险人数由2012年的25.50万人增加到28.06万人,分别增长26.8%、1.6%、9.8%、10.0%。全市城市低保标准485元,其中市直(城区)由每人每月2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85元,各区(市)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30元提高到485元,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335元。

六、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,引领带动作用增强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实施教育强市、科技为本,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
(一)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

2016年组织申报国家、省级各类科技项目250项,比2012年多50项;全市专利申请量5240件,是2012年3.3倍,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32件,是2012年6.6倍。全市有专利高新技术企业70家,比2012年多52家,其中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有18家,比2012年多10家。五年获省科技奖27项,居粤东西北前列。建成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,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。

(二)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高

2016年,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支出16.15亿元,比2012年增长67.5%;研发投入强度(研发经费占GDP比重)0.61%,比2012提高0.11个百分点。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不断加强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15.31亿元,比2012年增长71.6%。

(三)教育事业蓬勃发展

成功创建广东教育强市,各区(市)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(区)认定,“一本五专”高等教育格局加快形成。2016年,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由2012年的50.68亿元增加到103.66亿元,增长104.5%,占GDP比重为3.9%,比2012年提高1.3个百分点。2016年,小学在校学生59.86万人,初中在校学生28.40万人,高中在校学生18.67万人,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3.79万人,比2012年增长25.5%。

七、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坚持注重优环境、保生态,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生态居住环境持续改善。

(一)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有力

整治鉴江、小东江和高州水库等江河流域及水库水源保护区污染成效显著,综合污染指数持续下降,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2016年,全市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达到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二级标准,全市空气优良天数率97.8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.1个百分点,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排全省第3位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.82%。

(二)绿化茂名大行动持续推进

五年来完成碳汇造林44.6万亩,新建高速公路景观林带 82公里,国省道绿化1089公里,打造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809个。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省第三,云开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建设露天矿生态公园,矿区生态修复绿化6208亩,生态环境明显改观,极大地促进了北组团空气质量的改善。2016年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.48%,比2012年提高1.08个百分点。

(三)生态宜居环境持续改善

十八大来,全市不断打造改善宜居环境。小东江休闲景观带、官渡公园、红旗公园等陆续建成,对新湖公园、春苑公园、人民广场等公园湖泊进行清淤,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现共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8座,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4.33万吨,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%。

回首过去五年,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。展望未来,全市要围绕“一个总体目标、三个阶段性目标、五个致力打造”的工作目标,锐意创新、攻坚克难、埋头苦干、奋发图强,不断谱写茂名振兴发展新的篇章!

 

供稿:综合科

撰稿:萧阳 王强